百位名师一对一指导 百余位教官24小时陪护

拥有上百位心理学专家教授解决

针对12岁以上有厌学逃学、暴躁易怒、打骂父母、心理障碍

青少年进行心理和行为矫正的专业机构。

通过300余种综合实践课程辅助教学

借助双向指导的模式潜移默化挖掘孩子的心声

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
172-6352-9991
面向全国常年招生 无节假日
学校新闻
当前页面: 学术动态 >> > 学校新闻 >> >
思想教育视野下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作者:聊城市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   点击数:535   日期:2024-08-08   字体:【

吕垚囡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暴露出了很多 问题,改善家庭教育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下迫切需 要解决的难题。文章通过研究当前家庭教育环境的现 状,剖析产生各类问题的具体原因,以期在思想教育 的视野下提高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度,增强家庭成 员的整体素质,同时结合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形成一 个健全系统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 的“三观”,为他们成长成才夯实基础,为国家的繁荣 复兴增添活力。

关键词:思想教育;青少年;家庭教育

分类号:G78 ;G41

随着近几年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一部分学 者逐渐开始重视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问题。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青少年教育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家庭作为青少年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理应受到重视。 文章基于目前出现的很多家庭教育问题,从思想教育 的角度深入分析并提出部分解决途径。

1 家庭教育在思想教育中的现状

1.1 家庭教育的社会关注度不高

在当代,人们对教育问题的目光大部分放在学校 教育上,认为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但要想一个孩 子真正提高综合素质,一定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 同努力的结果。 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大部分青少年是迷茫又敏感的,对各方 面事物的看法是幼稚、不成熟的,极其容易产生一系 列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及时引导,但大部分家长在如 何引导孩子这个问题上有很多困扰和难题,没有给予 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帮助。现在,我国教育界开始注重 这个问题,渐渐将目光从学校教育转移到家庭教育上 来,但每个家庭有其特殊性,家庭教育体制尚未完善, 对家庭教育的培训系统也不健全,导致对家庭教育的 重视也不够深入,整个社会没有形成提高家庭教育的 意识。

1.2 中国优秀传统家庭价值观念未得到重视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在中国古代,家庭 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彰显,但到了现代社会,渐 渐似乎演变为“子不教,师之过”。学校教育并不是教 育的最初模式,可以说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展, 但现在部分观点认为学校教育是教育的最初模式,着 实是本末倒置的一种观点。 中国优秀传统教育一直以来都重视对孩子品行的 培养,要求其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礼记·大学》中就提到“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想要拥有满腔抱负,修身是关键,首先就要端正自己 的品行。而到如今,很多家长只是一味地注重孩子的 学习成绩,成绩单上的分数就是对这个孩子全部的评 价,分数越高,评价越好;反之,分数越低,评价越差。 现代社会很多家庭把是否取得好成绩、是否考上名牌 大学作为培养孩子成功与否的目标,当孩子考到家长 满意的分数时,家长会为此感到骄傲,当孩子学习成 绩不好时,家长往往会感到失落。这种情绪很容易传 递给孩子,从而让孩子觉得分数就是一切,给孩子的 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这也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 人的教育目标严重偏离,过于功利化是现代社会培养 孩子的一大弊病,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畸形的教 育观,走入教育歧途,进而导致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1.3 重视物质生活,忽视“三观”教育 当代社会人们生活压力普遍较大,很多父母都忙 于工作,只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经济条件,但其在 给予孩子优越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 了对孩子的“三观”教育。有的家长说:“你只需要认 真读书就行,其他的什么都不用考虑,但必须每科给 我考到前几名。”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最需要得到引导和 关爱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心理条件不够成熟,2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辑 2022  第 12 期 很容易产生物质上的攀比心理,注重追求所谓的名牌 或明星同款等。缺少合理的三观教育很容易导致孩子 心理问题的出现。

 2 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

2.1 家庭经济条件影响

家庭经济条件是一个家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 基础,家庭经济条件的状况会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潜 移默化的影响。我国目前仍有一部分孩子处于留守状 态,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常年和祖辈生活在一起, 有时还要照顾家里的弟妹,他们有的格外懂事,承受 了这个年纪原本不该承受的东西,往往软弱又自卑;有 的由于缺少陪伴,缺乏教育与引导,走向了违法犯罪 的道路。还有的父母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 一味地溺爱孩子,孩子觉得自己家庭条件优越,缺少 吃苦耐劳的精神,肆意浪费,产生了一些自负、狂妄 的心理状态,成为“温室里的花朵”,长大成人以后什 么知识和技能都没有掌握,甚至变成“啃老族”。

2.2 家长教育理念错位

家长教育理念是指家长在教育和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发展途径、教育方式等问题的 看法或观念。家庭教育的主导是家长,家长的教育理 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发展。一个孩子的思想品行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思想品行,家长自身的思想 品行的好坏以及教育理念的正确与否会对孩子的成长 造成极大影响。 比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观点蔚然成风, 很多培训机构抓住了父母的这种心理,打着“培养神 童”“早智”的旗号,举办一些费用高额但实际效果很 差的培训班,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很多家长生 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错误的教育理念反而会增加 孩子的负担,导致其心理压力增大。现代社会大部分 家长工作繁忙,总是把教育寄希望于教师。学校教育 是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教育所有学生,在学生个性化 发展这一方面还有所欠缺。家长应该承担起第一教育 人的角色,不能完全依赖学校教育。

2.3 父母婚姻状况不理想 思想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以父母婚姻关 系为核心的家庭关系。在孩子的心目中,有父母的地 方就是家。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温 暖,在家庭完整、和谐友爱的家庭里成长的小孩,一 定是自信且温暖的孩子。但在现代社会,离异家庭数 量上升趋势明显。有关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全国 平均离婚率达到了 39.33%,也就是说,平均有十对夫 妻结婚就会有四对夫妻离婚,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 数破碎的家庭。

2.4 家庭成员综合素质不高 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是指家庭在每个成员的行为 习惯、文化水平、道德品质、处事风格等方面的综合 观点。人的一生大多数的时光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家 庭成员的言行举止,特别是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 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般来说,家庭成员的综合素 质越高,他们所见到的事物越多,视野越开阔,在教 育孩子这方面就会越开明,教育方法也会相对更加妥 当。反之,家庭成员整体素质不高,就不利于孩子形 成正确的三观。一个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学会 谴责他人,并且潜意识里是不自信的;生活在仇恨中 的孩子,往往是容易愤怒、好斗的。提高家庭生活综 合素质,父母不仅自身受益,孩子也会受益,有利于 其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行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共 同努力,这也能推动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开展。

3 青少年家庭教育问题的改善途径

3.1 提高家庭教育的社会关注度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不 再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这与一个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越来越多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重视家庭教育已 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国家正在制定相关法律,争取 早日补齐制度上的短板,以此保证孩子们健康成长。 2022 年 1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正式施行,但相对于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来说, 家庭教育立法明显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处于滞 后的状态。立法是为了让大家重视家庭教育,通过法 律的公信力,让全社会形成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思想 政治教育小场景。“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 庭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 成部分,拥有好的家风,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整个社 会良好发展。

3.2 提高父母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

青少年的成长发育最关键的在于父母的引导。家 长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家长的言行举止、行为 习惯影响着孩子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想要提高孩 子的道德修养,首先就需要父母自己提高道德修养, 为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一方面,家长要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家长可以通过网络、 线下培训、看教育专业书籍等,了解当孩子遇到问题 时应该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解决他们的疑惑。教育 的关键不在于提高学习成绩,而是如何做一个合格的 人,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应更加看重 他们情商的培养。另一方面,家长在教育中应避免太 多的理论说教,而是尽可能地贴近生活。青春期的孩 子已经产生了一种反对权威的心理意识,家长不应该 作为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应该以平等、尊重的态度 教育孩子。

3.3 改善家庭物质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物质环境包括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居住环境、 社区环境等。家庭的物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家长应尽可能地优化家庭物质环境,拥 有清静幽雅的居住环境,为孩子打造一个独立的学习 空间,创造宜居静心的学习环境。当学习环境改善, 人的心情也会舒畅,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可以多方面尝试,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使其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外,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给 孩子一定的空间管理他们自己的零花钱,锻炼孩子的 理财规划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增强孩子的 责任感。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更要很好地引导他们 的消费观,使其养成合理支出的好习惯,具备吃苦耐 劳的精神,这些都是能够受益终生的。

3.4 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和交流  青少年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刻,但又充 满好奇,对很多事物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出现 一种人云亦云的状态。家长应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交流,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运用恰当方法与其进行 沟通,解决其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在这个敏感阶段, 家长也应该多和教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在学校的表现。有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得较为活泼, 回到家里反而比较沉默,这需要家长与教师联手,进 一步和孩子沟通,实现家校教育的结合。学校也应该 给家长搭建交流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一些提高家 长教育能力的课堂,让其多向教师“取经”,更好地和 孩子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同时,也要和 社会教育结合起来。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教育也发挥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 合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4 结束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而家庭就是“花朵”的沃 土,家庭教育在其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三观, 对青少年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透过社会热 点,看到了青少年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意在采 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家庭 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 的前途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现在,国家 和社会已经开始重视家庭教育问题,后续的相关措施 也在跟进,相信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家庭教育所面 临的问题和挑战一定能切实解决。家长也应结合学校 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进行全面的引导教育,让孩 子在家庭这个温暖的沃土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静.青少年家庭教育中的思政教育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 (32):107-108. [2] 

李宝丽. 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影响及促进对策[J]. 中国教育 学刊,2020(S1):12-13. [3] 

张心亮. 哪些因素阻碍青少年道德社会化[J]. 人民论坛,2017(26): 116-117. [4] 

李佳丽, 何瑞珠. 家庭教育时间投入、经济投入和青少年发展: 社 会资本、文化资本和影子教育阐释[J]. 中国青年研究,2019(8):97- 105. [5] 

朱晓文, 韩红, 成昱萱. 青少年教育期望的阶层差异: 基于家庭资本 投入的微观机制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 (4):102-113. [6] 

王轲, 吴湘玲. 家长视阈下的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探讨: 基于对509 位青少年家长的调查[J]. 广西社会科学,2016(3):211-215. [7] 

丁晶.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 学院学报,2022,41(1):111-113. [8] 

李宝丽. 浅析家庭教育不当对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J]. 试题与研究,2021(7):128-129. [9] 

曹英伟, 王世波.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 策[J]. 辽宁经济,2020(12):78-79. [10]

郭辉. 论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J]. 安徽教育科 研,2022(11):123-124. [11]

冯蕾.“心”视角育人 成就幸福成长教育[J]. 青春期健康,2022,20 (8):32-33. [12]

郭成莲. 浅析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家校合作的策略[J]. 天天 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4):3-4. [13]

许艺. 有关小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若干思考[J]. 科幻 画报,2022(4):25-26. [14]

王春霞.“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引导监护人履行主体责任[N]. 中国 妇女报,2022-04-13(6). [15]

汪露溢.“三条主线”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培训[J]. 现代教学,2022 (7): 68-69. [16]

何彩平. 在家庭建设中赋予儿童话语权: 儿童友好家庭自评量表的 研制[J]. 少年儿童研究,2022(4):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