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名师一对一指导 百余位教官24小时陪护

拥有上百位心理学专家教授解决

针对12岁以上有厌学逃学、暴躁易怒、打骂父母、心理障碍

青少年进行心理和行为矫正的专业机构。

通过300余种综合实践课程辅助教学

借助双向指导的模式潜移默化挖掘孩子的心声

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
172-6352-9991
面向全国常年招生 无节假日
学校新闻
当前页面: 学术动态 >> > 学校新闻 >> >
从《家庭教育促进法》探讨隔代教育 社会功能的重建问题
来源:   作者:聊城市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   点击数:535   日期:2024-08-08   字体:【

陈诗佳

安顺学院,贵州安顺 561000

 摘要:当前社会,教育是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是实现人类文化传承和整合的重要途 径,这是一种社会性遗传可见教育的重要性。从理论来看,教育包含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即学校教育而非正规教育则比较多,包含父母教育以及隔代教育等。随着新时期城市化的发展加速,留守儿童的现象不断 增多,农民工进城务工,将孩子留给年迈的父母照顾,一些年轻人即使在城市购房,但是忙于工作,也需要父母帮 忙带孩子,这其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隔代教育的现象。对此,本文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基础,研究隔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分析隔代教育的优势和不足,并探究基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隔代教育社会功能重建路径。

关键词:《家庭教育促进法》;隔代教育;社会功能;重建

1 隔代教育的社会功能

1.1 育儿经验上具有优势

祖辈作为已经有一定育儿经验的“过来人”,他们本 身具备一定的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相对于年轻的幼儿父母来说,很多方面他们都是有优势的,教育抚养经验也更为成熟 [1]。对于孩子在成长发育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该如何处理,他们知道的更多。例如,对于幼儿在成长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健康问题及预防,他们有更多的实践经验,知道如何来更好的保护和照顾幼儿。他们本身的阅历丰富,所以对于孩子成长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也有一定了解。新手爸妈在面对孩子的无助时,有长辈来帮忙和指导,可以让他们更快适应新角色,做好父母的养育工作。

1.2 时间和精力更为充足

之所以现在社会有很多家庭都是长辈来帮助年轻人育儿,是因为年轻人本身的工作压力很大,他们每天需要按时上班,一般只有傍晚或者是晚上下班后才回来,所以他们自身陪伴照顾孩子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作为长辈,他们已经基本完整了孩子的养育工作,帮助孩子成家立业,加上年龄较大,所以很多长辈已经开始退休、养老,这时候的长辈在时间和精力上都要比年轻父母好很多,他们来照顾隔代子孙,更有优势 [2]。因为有了长辈的帮衬,所以父母在事业上的压力能够大大降低,这对于家庭稳定和发展也是有利的,能够为孩子创作一个安心舒适的外部环境,让孩子的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打拼,为孩子创造更优越的生活条件。

2 隔代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观念陈旧,存在一些不科学育儿思想和方式

隔代教育有其优势,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相对新时代青年的儿时教育,目前的教育发展是更加先进的,而以往的一些育儿观念和做法中,也存在预定的迷信和错误之处。例如,以前孩子感冒发生,父母认为用被子捂一捂,出一出汗就好了,而事实是,还在发烧应该散热,不能焐,这样做容易导致孩子高烧惊厥,引发比较严重的问题。隔代育儿中,长辈疼爱孩子,他们在照顾孩子时,往往觉得关心照顾不够,生怕孩子着凉了,所以很多时候会让孩子穿得比自己都多,这也导致一些孩子被错误观念左右,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3]。加上隔代教育中,长辈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一些保守、固有的传统思想传递给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也是不利的。一些隔代教育中,长辈坚持“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等思想,这些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会造成极大威胁的。

2.2 过度溺爱导致孩子自私自利

现阶段,年轻人的育儿观念有了很大改变,加上生活压力所迫,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多生孩子,因此独生子女家庭开始增多。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可能只有一个孩子,被长辈视为珍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对孩子十分溺爱,想要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到孩子。一些长辈在隔代教育中,看不得孩子爸妈说孩子一句不好,更不能容忍爸妈打骂孩子,十分的“护犊子”[4]。这样众人爱护的环境中成长,孩子也能够 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知道自己提的要求都会被满足,而一旦有人违背了他的意愿,他就会大发雷霆,大吵大闹,这就是因为长辈过度溺爱,导致孩子从小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极度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感受。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性格品质上也是会有很大缺陷的,他们不懂得体谅别人、理解别人,不懂分享,过度的自我中心,未来步入社会,社会中的人不会像长辈一样对自己百依百顺,就会遭遇很多的坎坷和困难,而他们内心的受挫能力有限,很容易被击垮也很难成大器。

2.3 导致孩子和父母之间出现隔阂

隔代教育会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隔阂 [5]。这是因为隔 代教育中,长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陪伴了孩子,而这一时期,孩子的父母真正的陪伴很少,有的孩子从小就被丢给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所以他们和父母之间的联系较少,而此时一些长辈不仅不去维系孩子和父母的感情,还可能开玩笑地说“你爸妈不要你了”这样的话,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长此以往,孩子只知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好,对于自己的亲生爸妈却没有什么感情,导致亲子关系长期冷淡,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是有很大伤害的。这些孩子后面如果被父母接来一起住,在父母对他们进行一些教育时,他们往往听不进去,认为父母没有资格批评自己,他们在心理上很难接受父母的指责和批评,导致亲子关系进一步紧张化。这时候父母想要教育孩子就更难了,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孩子情绪和行为极端,带来严重后果。

2.4 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障碍

隔代带娃的人年龄普遍偏大,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问题,有些脾气急躁、情绪很不稳定,甚至有的长辈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情绪氛围中,孩子也很容易受到影响,他们也会逐渐出现一些心理障碍问题,这些问题要是不能及时疏导和治疗,也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影响 [6]。对于孩子来说,仅仅有长辈的关爱和照顾是不够的,他们最渴望的是父母的爱,加上现阶段孩子们的生理发育比较早,很多孩子早早就有了自己的心事,这时候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导,就会导致孩子不能及时派遣不良情绪和困扰,这些心事大量堆积,也会导致儿童的心理障碍问题逐渐增加。

2.5 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发育

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时候的饮食、生活习惯等对于他们的骨骼、身高等发育都至关重要,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但是一些长辈在隔代教育中,对孩子过度纵容,有些老人看孩子不吃饭,十分担忧,只好自己亲自喂食,导致孩子已经上小学了,还需要家长喂饭,不能自己独立进餐。而一些长辈在隔代带娃中,并不看重饮食健康,看到孩子喜欢吃各种甜食、零食,不去控制和制止,反而会去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零食。大量吃零食导致孩子的胃口更差,他们更不愿意吃主食,营养十分不均衡,影响了身体发育。一些长辈在带娃中,给孩子看电视、看手机,对这些行为完全不加以控制,导致孩子早早得了近视,小小年纪就开始配眼镜,这些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展都是非常有害的 [7]

3 从《家庭教育促进法》探讨隔代教育社会功能的重建问题

3.1《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意义

现阶段,家庭教育问题突出,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和谐、高效的成长和学习环境,是关系孩子能否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该法的实施非常及时,在“双减”大力推进的情况下,通过法律的形式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改变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十分必要。由于教育的内卷化促使双减政策实施,虽然从社会的角度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如果家庭内部作为父母的教育观念不改变的话,父母会想方设法对孩子进行课后辅导,会从地上转为地下,孩子的负担重的问题依然难以根治。如果通过家庭教育指导,让父母们树立正确的育儿观、人才观,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方法科学育儿,必然能够缓解父母们的内卷的焦虑,才能减少父母给予孩子的压力,让孩子们解压 [8]。通过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目的是能够改变当今的家庭教育现状,缓解社会压力,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广大家长能够做到科学育儿。

3.2《家庭教育促进法》下隔代教育社会功能重建问题解 决思路

3.2.1 加强家校合作,实现协同育人

《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推广工作在很多地区已经开展了,其目的是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帮助和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教育,增强“依法带娃”的主体责任。通过该法的宣传落实,引导辖区居民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见效,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法治基石,也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要和家长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做好家校合作工作。学校要调查了解目前班级学生隔代教育的基本情况,并针对隔代教育问题进行收集统计,并适当组织祖辈们开展隔代教育相关培训,传播隔代教育知识,引导更多的长辈学会科学带娃,科学育儿,纠正一些错误观念和行为,促进儿童教育更加合理化、有效化发展。

3.2.2 培养长辈隔代教育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父母忙于工作,孩子的衣食住行由祖辈包办,已经是社会普遍现象。针对隔代教育引发的诸多问题,社区、教育部门都可以组织长辈们开展隔代教育相关宣传和知识讲座,将带娃的长辈组织起来,通过 PPT、生动的事例、观看视频等方式为居民详细讲解隔代教育中长者应该扮演的角色、延时法则、如何管理情绪等。并以邀请现场居民进行情景剧表演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大人和孩子之间主要的互动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地阐释大人在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还通过小游戏深入浅出地讲解家庭教育的拿捏,以及如何寻求最佳的教育方式和相处模式。提醒居民们在隔代教育的问题上也要与时俱进,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做个智慧的长者。通过相关教育活动和讲座开展,让老人们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帮助更多的祖辈家长们成为合格家长,营造充满爱与和谐的家庭氛围,提升长辈们的科学育儿技能。

4 结语

隔代教育是目前社会中存在的普遍现实问题,在很多家庭中,因为很多原因不得不让父母长辈来帮忙带孩子,长辈父母要比孩子父母接触孩子的时间更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对孩子进行一些教育,这些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也呈现出很多新特点和新问题,这些也是很多人所关注的问题。一些人认为隔代教育是有好处的,也有人认为隔代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在如今倡导科学育人的社会背景下,研究隔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及重建问题,也是《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的基本目标之一。目前隔代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长辈们的育儿技能,强化普法宣传和教育,促进长辈隔代教育技能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葛玉飞.农村地区智障学生家庭教育问题根源探析——基于某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质性研究[J].少年儿 童研究,2022(02):44-54.

[2]梁佳怡,黄广玉,莘翊,高慧.隔代教育的问题及破解对策——关于提升隔代教育老年人幸福感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12):217-219.

[3]王德国.隔代家庭教育对学龄儿童学习能力影响研究——以民乐县单亲家庭为例[J].甘肃教育,2021(16):105-107.

[4]张德娜,梁荣业.新形势下移民区隔代家庭教育策略研究——以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为例[J].知识窗(教师版),2021(07):109.

[5]刘馨月,章丹,徐志刚.学前隔代抚养对农村儿童学业表现的长期影响——对家庭早教作用机制和教育能力调节效应的审视[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1,20(03):393-401.DOI:10.16195/j.cnki.cn36-1328/f.2021.03.41.

[6]路金平.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DOI:10.27230/d.cnki.gnmsu.2021.000139.

[7]马科幻,白淑英.农村隔代教育对儿童自我发展的影响及社工的介入策略——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D村为例

[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05):94-98.

[8]张晓.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与促进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21.DOI:10.27272/d.cnki.gshdu.2021.002635.

作者简介:陈诗佳(1994.8-)女,汉族,贵州安顺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家庭教育。